公共场所。有次和朋友去博物院看展,他在一幅清朝时期画作前看得正出神,突然被撞了一下。
、
扭头看时还没看到人,倒是先看到一张正飘落的明信片。
再抬头找掉落明信片的人时,只远远看到了一个扎着马尾的清瘦的背影向门外小跑去。
李途归俯身把明信片捡了起来,背面是一支朵洋桔梗花的图案,正面两排好看的字迹——“相逢的人会再相逢。——檀阳”
李途归一脸惊愕地抬头确认了一下眼前这件文物上的题跋,遒劲有力的唐楷笔迹写着“相逢之人自相逢”。
“这么巧!”途归不由自主地感叹道。
“好漂亮的月季花!”和李途归同行的朋友感叹道。
“确实和月季长得有点像,不过这不是月季,这是洋桔梗。”李途归对朋友解释道,说着顺手把这张明信片放在了胸前的胸包里,带回了家。
那天晚上睡觉前途归突然留意到明信上有个二维码,出于好奇他用微信扫了一下,结果弹出来了一个名叫“日色”的公众号。
李途归点了关注,随手点开几篇文章,发现不过是些关于游玩和美食的记录和分享,文章浏览量不多,但每篇文章和里面的配图看起来倒是有意思。
公众号的最新一篇推文是今天的,推文里除了一些美食照片,还一张自拍照,看衣着打扮正是今天在图书馆撞到李途归那个女孩。
李途归看完这篇推文,知道了自拍照上的女孩正式作者本人。而公众号每篇文章的作者都是“耳日”。
联想到明信片上“檀阳”的署名后,途归会心一笑,应该是这个叫“檀阳”的人自己开的公众号,而今天那个女孩应该就是叫檀阳。
就这样,这个公众号李途归一关注就是两年。这两年随着李途归越来越红,公众关注度越来越高,出行越来越不自由。
这个充满生活气息,自由真实的公众号慢慢成为了李途归某种精神寄托一般的存在,而李途归对这个叫“檀阳”的女孩,也有了一种莫名的好感。李途归似乎也单方面把对方当成了一位真实自在、随性浪漫的老朋友。
这就是途归和这个公众号的故事。
晚上吃完了饺子,李途归陪爷爷奶奶出去散步的时候路过了一家螺蛳粉店,突然想起来今天他给檀阳的留言。于是拿出了手机看了一眼。
他是希望得到这位“远方的朋友”的回复的。而他这位朋友也没有辜负他——“收到!我正好下周四晚上去!”
“班味好浓的一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