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,字典里的第一条解释:住所。若是古代字典,作“居也”,也是同一个意思。
单从字面意思来说,姜和算有家的人,至少放学后她也是有住所可回的人。
真正让她理解这个字是大二那一年,那是个奇妙的年份,2013年——周总理逝世37周年,王家卫的《一代宗师》上映,赵本山宣布退出小品界,也就是说守在电视机前看春晚的人再也看不到他了,周星驰的《西游·降魔篇》上映,青春爱情片的开山之作《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》上映……很学生的记忆法。
当姜和怀着不安的心情踏入那栋双层别墅庭院里,她并没有抱着什么期待,她习惯了随波逐流,习惯了接受大人们替她做的一个又一个决定。当她还小时无力反抗,如今她已经麻木,只剩顺从。
接受就好了,反正又不会怎么样,要是不接受那才是麻烦的开始。
灰色T恤牛仔裤布鞋,非常学生气的着装,站在中式典雅的客厅里的姜和,明显和这里格格不入。过于巨大的差距,反而生不出什么情绪,她不属于这里,相比感叹这栋华贵的宅院,她更在意接下来的暑假要怎么和他们相处。
她没有与家人相处的记忆,这其实很凄惨,可还好吧,她能怪谁呢。执着移民远赴国外打拼,把幼小的她寄放在旧友家的父母?因为孩子多偶尔把她寄放在福利院的父母旧友?
事情有了开头就很容易,第一次是旧友坐月子,不得已让她在福利院待了一个月。这原本不符合规定,小地方人情社会,不知道怎么说好的。从那以后,六岁的她辗转在父母旧友家和福利院,直到初中读寄宿学校才结束。
大人们总有不得已的苦衷,也许有一天她也会变成这样的大人,谁知道呢。她只是早早接受了自己的处境,早早明白了,责怪谁也不能让她重新再来过。
她的童年不曾有过,这已成事实。
还记得小时候叔叔给她买了生日蛋糕,小孩子嘛,自然是开心的,姜和没忍住,试试探探地叫了一声爸爸。
叔叔家的孩子原本围着桌子等着吃蛋糕,听到她的话指着她哈哈大笑:“这不是你爸爸,是我爸爸。”
叔叔切蛋糕的手停在那,用一种难以形容的眼神看着姜和,气氛有一瞬间的凝固,她用力抠着桌面,看着面前变得索然无味的蛋糕,默默在心里许下生日愿望:让我消失掉。
那个眼神她要怎么形容呢,虽然那时候还小但哪怕到现在她还记得,当时难以形容,现在的她用语言描摹着那个刺伤一颗幼小心灵的眼神,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